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(许超 记者 吴采平)针对襄阳市无医疗防疫用品生产企业的三心难题,为最大限度满足疫情防控需要,湖北湖北省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发挥职能作用,襄阳贴近企业开展“三心”服务,贴近积极帮助经批准符合条件的企业企业办理医疗器械备案业务,帮助相关企业转产复工。开展
在疫情期间,服务防疫襄阳市多家企业电话咨询投产医疗器械的破解问题,其中大多数企业都没有接触过医疗器械生产这个行业,医疗用品对相关法律法规和专业知识缺乏了解。紧缺针对企业遇到的难题难题,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科工作人员通过QQ、三心微信等网络工具在线为企业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,湖北发送医疗器械相关法律法规,襄阳讲解备案流程,贴近进行在线实时指导,帮助企业解疑答惑,帮助企业备案审查做到一次提交,一次过关。
针对个别企业提出的,在疫情特殊时间,能否降低医疗器械准入标准的问题,该局医疗器械科工作人员按照“鼓励支持企业合法生产合格的防疫用品,同时要明确地要求企业按照《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进行备案”的要求,耐心给企业进行宣传讲解,同时指导企业严格按照医疗器械产品执行标准,以标准为准绳,积极协助企业完成备案资料的准备工作。
疫情当前,襄阳市市场监管局按照特事特办,同时“适用范围”规范备案的原则,用心为企业提供备案服务。医疗器械科工作人员在人员少,任务重的情况下,加班加点审核企业提交的备案资料,提升备案速度。做到资料当时提交当时审核,达到随时提交随时办理,无一起拖延现象,受到企业的好评。在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办理备案过程中,该企业营业执照的变更、一次性医用隔离服备案、生产地址变更,总共用时不到两天。该企业预计将于3月5日投产,预估一次性医用隔离服产量将达到3000件/天。
记者了解到,截至目前,襄阳市市场监管局已办理全市医疗器械产品备案5个,发放电子证4个,纸质备案表1个,正在申请备案2个。已投产企业1家,投产的一次性医用隔离面罩达到40万只/天,即将投产的2家,日产医用隔离面罩将增加10万只/天,医用隔离服4000件/天,将极大地解决襄阳市医疗防疫用品短缺问题。
责任编辑:24Copyright © 2002-2017 山东中华发电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TEL: 020-123456789
地址: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邮箱:admin@aa.com
友情链接:
福建厦门给16家“党员诚信示范(店)企业”授牌
【网络中国节】AI“复原”清明十二时辰 听千年春韵里的古今交响
“和东坡·交个朋友”宴集发布,将前往美法日等国推介东坡美食
犁田歌声画中来——古画里的春耕
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安徽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
潜山市红星村:夜话千年陶韵古村的善治“密码”
吴霜绘画作品展亮相关山月美术馆
2万元的“可喜安”治疗仪能治病?
舞剧《大足石刻》亮相:传统文化为青年舞者注入力量
【网络中国节】AI“复原”清明十二时辰 听千年春韵里的古今交响
“提振消费信心”——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2023年消费维权年主题
水上运动与民族风情相融合 这项赛事将在乌江水域上演
潜山市红星村:夜话千年陶韵古村的善治“密码”
“和东坡·交个朋友”宴集发布,将前往美法日等国推介东坡美食
年轻人为古人扫墓:“历史奔现”背后的“精神寻根”
上网功能关闭依然产生流量 消费者质疑中国移动乱扣费
网络中国节·清明
Piacontact中途改规则 美瞳不那么“美”
乌镇“戏剧时间轴”:进入下一个十年
国家药监局:规范处方药网络销售信息展示
“精彩冬奥”中国结亮相天安门广场
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公布 浙江仙居县下汤遗址、武王墩一号墓等入选
怎样判断是不是文物?哪些文物不允许携带出境?一文Get
2万元的“可喜安”治疗仪能治病?
犁田歌声画中来——古画里的春耕
清华大学暑期恢复校园开放参观
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安徽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
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安徽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
“和东坡·交个朋友”宴集发布,将前往美法日等国推介东坡美食
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•我们的新时代|乡野抽检 擘画青春瑰丽画卷
吴霜绘画作品展亮相关山月美术馆
两幅《清明上河图》有何不同
福建厦门给16家“党员诚信示范(店)企业”授牌
“1000万消费保障”无从查证 微拍堂涉嫌虚假承诺
极光之夜·大学生微电影嘉年华将在合肥举办
乌镇“戏剧时间轴”:进入下一个十年
“百村记录计划”展现乡村振兴历程
“大托管”绘出农业丰收景
微视频《植树时节》主题歌
保险护航 安心“种粮”
两幅《清明上河图》有何不同
工信部查处破解版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行为
福彩自助机闹市区随意放“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兑”形同虚设
聚焦整治过度包装与天价月饼
极光之夜·大学生微电影嘉年华将在合肥举办
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•我们的新时代|乡野抽检 擘画青春瑰丽画卷
新增设家装版块 中国消费者协会“查验宝”升级改名
上网功能关闭依然产生流量 消费者质疑中国移动乱扣费
“大托管”绘出农业丰收景
黑龙江开行首趟民族非遗文化列车